當一個度量衡的單位決定一件物品、一件事或是一個人的金額時,那是很殘酷的對比,不過這就是某種秩序。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,每樣東西都可以出現一個度量的單位,數字的變換,代表著不同的意義,在台灣一包泡麵10元新台幣,大多數的機械化製造,一點營養也沒有,一堆化合物加上反式脂肪,在澎湖一顆包子10元新台幣,有肉、有菜、有麵粉,經過揉麵、醃製材料、人工包包子,再放入蒸籠20分鐘,泡麵10元新台幣和包子10元新台幣等值,可是感覺好像不一樣,這個不一樣!不是好吃不好吃?也不是物品的不同?說不出來甚麼不一樣!怎覺得包子不該是10元新台幣!泡麵也不該是10元新台幣!

 

不知從何時開始,人也開始被度量他的金額,或許是器官移植的市場蓬勃龐大吧!一個腎、一個眼睛、一點肝、一點血,他都被標上了金額,10萬、100萬,人變得廉價,還是價值提昇了呢?

 

銀行的廣告做的好,最後都會來個無價的形容。這無價的代價,究竟是有價的累積,還是無價的騙局。

 

最近挪威畫家孟克在1893年的作品吶喊,拍出一億七百萬美元的天價,超越畢卡索的裸體、綠葉和半身像,我想任何一位收藏家都會說那是無價之寶,不過終究還是給了一個價碼,那麼到底是有價還是無價!

 

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不同的價值,有些人很實際,金錢才能決定價值,有些人追求的卻遠超過金錢衡量的物質,可是最後卻可能一文也不值,寫到這!自己不禁噗嗤一笑,就讓自己無價一番吧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四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