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樹  

 

2011-06-03 19:40:29

 

從高中畢業超過二十年,對教育其實越來越陌生,但渴望重拾書本過學生生活的聲音,在心中從沒停過。為甚麼想回去過學生生活,簡單說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,雖然現在靠自修也是在讀書,但缺少專業的指導,就是少了些甚麼,如果讀書上課,都能是自己的興趣,那麼上課是件愉快的事。

 

筆者痛恨數學,讀得卻是商科,如果能有決定權,應該會去另一所高職讀輪機科或是航海科,不過這所學校校風真得是爛的可以,父親堅決不讓筆者去讀這所學校,原因是已經夠壞了,再去讀這所高職,那他剩下的半條命,大概要跟我輸贏了,最後普通科也讀不下去,因為知道那是要升學的課程,一科數學拿零分,還怎麼讀,聯考考了388分,數學只拿到6分,好吧!混學歷!讀個商科,或許未來可以當個銀行行員甚麼的,就這樣混了一個商科畢業。

 

現在的學生教育水準不比二十年前,現在幾乎你肯讀,就有學校可讀,對有心讀書學習的孩子而言,這是幸福的,但也因為大學普設,學生有書讀,卻讓平均的水準降低,這種水準降低的因素有很多,像是師資問題、學生的程度問題、科系的問題,還有學校辦學的資源、政府的政策等等,太多複雜因素在其中,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滿街大學畢業的,程度上大概僅止如中學一般,教育政策為人垢病,這只是其中一項,還有更多問題,想法中是我們將教育的目的,擺在甚麼位置,他的功能自然傾向何種方向。在學歷至上的社會基礎下,也難怪家長無論如何都要自己的孩子去讀一所大學,混個文憑也好,真正的高教目的不是學歷,而是在培養專業的優秀人才,可是今日的大學怎麼看,怎麼不優秀,台大是指標性的學校卻也褪色,更不要說其他的學校了。

 

雖然離開學校生活二十幾年,教育的規模與制度都改變許多,對很多現在進行式的教育,實在不夠瞭解,可是關心卻沒斷過,許多朋友的小孩,還有我姪女,把我當朋友,肯跟我說一些不會跟父母說的話,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,也藉此明白很多小朋友的苦惱。

 

筆者受教育的年代,教育就存在很多問題,所以教改早喊的震天價響,中研院院長、人本基金會主導下的教改,經過十幾年的實驗,不知有沒有比過去的教育要好,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小朋友還是不快樂,在接觸的小朋友過程中,有補習的、有不補習的,都有一個苦惱,就是讀起書來不快樂,永遠有考不完的試,永遠有讀不完的書,家長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要孩子多學一項才藝,因為才藝才能進入資優班,甚麼體育實驗班、美術班、音樂班,看著他們的書包五、六公斤跑不掉,下了課趕補習,匆匆塞一個麵包,回家再補吃晚餐,回到家吃完晚餐,洗個澡,接著是一連串的作業,就這樣日復一日,小朋友的抱怨和無奈,只能說這是為了你將來能輕鬆一點,現在辛苦,以後就少吃苦,然而他們始終不明白,未來一定不辛苦嗎?

 

不想比較以前和現在,但是用補習與不補習做比較,或許更可看出現在教育的問題,這個年代的補教業,甚麼都補,如果你的孩子不補習,可以自動自發學習,並且取得好成績,恭喜這樣的家長,因為你的教育成功,孩子也夠天份、夠自制,但孩子之所以被稱為孩子,就是他有很多不懂及未成熟的地方,所以許多孩子的心智未必站在同一個起跑點,補教在這方面彌補了這個先天條件不足的問題,卻也是讓孩子陷入不公平的另一個起點。

幾天前基測放榜,介紹了幾位滿級分的孩子,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他們都不是平凡小孩,所以你可以從報導看到他們愛讀書、不補習,出身都不是富貴人家,明眼人都該知道,人中龍鳳,就是那少數的幾位,有多少人可以不補習,還可以在快樂學習下,在新聞的報導之中呢?你的小孩可能嗎?所以小孩的痛苦,家長都知道,只要負擔的起,我就要給小孩最好的,我寧可現在讓小孩多恨我一點也不想讓你輸在起跑點,補習不一定有用,不補一定跟不上的道理,家長心知肚明,英、數是最常見,理化也要,作文、美術、音樂都可以補,大概只要對成績有幫助的,沒有不補的理由。

 

一個警察朋友的兒子跟筆者姪女剛好同齡,都補習,看他們的生活就像在打仗一樣,那位警察朋友的兒子更是全補足了,最後二位小朋友都是考上私立大學,父母難免失望,如果沒有補教,想想他們仍能考上大學,重要的是讀了大學,他的態度是甚麼,若仍只是混文憑,那麼這樣的四年有意義嗎?姪女愛讀書也夠乖巧,在藝術人文上,有遺傳他祖父的部份,畫的不錯,文筆也行,數理卻是糟透了,補了習讓成績好看了點,不補更慘,最後選擇國貿系,那位警察友人的兒子數理不錯,文科不行,父母卻為了讓他上資優班去學美術,最後選了航海系,選系都有父母的影子在裡頭,曾跟二位小朋友都談過,一個想讀設計,一個根本想考警察。

 

我們公司的協力廠商,有請大學工讀生,常來跟筆者聊天,一個延二、一個準備延三,程度比起高中生更差,我都懷疑這樣的讀書有用嗎?一個只想混文憑,另一個想逃掉兵役,這樣的高教到底意義何在?

 

此次北北基基測公布了作文滿級分的人數,並隨機選取三份滿級分的作文樣卷,這三篇我都看了,確實都是佳作,一時之選,就在喜悅的同時,想起了分數的背後。

 

在閱讀某些文章中筆者有這麼迴響:

 

容我有點偏見的說
若非補習教育
我很懷疑還有這近3000位的滿級分嗎(2,535人)
我不是看不起這些學子

我曾看過一個小二的小朋友的感想文章

事實上我有轉貼在我的部落格從【愛是這樣開始的】一文之心得說起
如果沒有補習我應該會為我們的教育感到欣慰
我們看到下一代無窮的潛力
但我看了這些作文老實說太多斧鑿之痕
按我說匠味十足若沒有補習我不相信
當然我不認為補習不對
但事情有正面便有反面
正常的學校教育難道教育不出滿級分的學生嗎
如果都要靠補習教育的彌補
那麼那些沒辦法補習的學生怎麼辦
是誰扼殺了這些學生的機會
我對下一代充滿希望
因為我看到許多善良
但卻也不禁為我們的教育感到可悲
若所有的成績背後都是金錢堆積出來
那麼學生的努力與天份都將淹沒於其中
成就的背後卻是更多社會現象的諸現
期待有一天我們的教育也能拿到滿級分

 

很清楚補習教育,彌補了學校教育,一對多與學習不足的缺點,換個角度說,教育的現實面,必然建立在金錢上,那麼沒錢的家庭,他的小孩怎麼辦,當許多孩子還再為有沒有免費營養午餐擔心的同時,我們的社會呈現的是二個不同的極端。

 

教育有太多的面向,教育是一種投資,所以現實是他就是要花錢,花在甚麼地方,畢許多家長可能見解不一,筆者認為最該落實的便是小班制、師資的考核與充份減少國中小的補教,讓小孩的教育落實在快樂學習,不是填鴨式的催眠記憶,這樣小朋友的發展才更有未來性,心智不致被限縮,這才是教育方向,看到今日的教育,讓我不禁感慨的是這麼多的不適任教師,無退場機制,這麼多的流浪教師,無門進入校園,這充份表示「物無盡其用,人無盡其才」,教育能好嗎?落實小班制,確實補足師資,可減少流浪教師問題,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,並且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增加,因為每位教師負責的學生少了,更能因材施教,也更有時間分配給學生,彌補學生程度上吸收不一的學習狀態,更重要的是偏遠地區的小孩得到更多充份的資源,不必因為輸在起跑點,而落後學習,學校教育之外的補教業,其目的應是針對學習進度落後的孩子們而設立的,但現實卻是相反,會有這種現象,不正證明了我們學校教育的荒謬,在滿級分的背後看到更多的隱憂,當正常學校教育下,我們的滿級分會有幾個孩子?

 

不是悲觀,反而是有信心,只是擔心的是我們抹煞了一群有潛力的孩子,他們可能很有潛力,卻在失衡的教育政策中,被迫退出這個金錢堆砌出來的競賽,國民義務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基本的公民素養,高中與高職的目標又不同,大學更是有別於義務教育,因此教育這個根本大計,在每一個階段都該有他不同的面貌呈現與著重目標,今時今日又有多少人充份瞭解這當中的差別,一句話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,把所有教育百年大計,完全的迷失了方向,補教業向下延伸的結果,是諸多教育怪象的一環,家長能不在乎嗎?如果正常的學校教育便能將教育功能徹底的發揮(家長除非特殊原因,才須擔心孩子需要補教),家長還須要讓孩子去補習嗎?在根本大計的迷失中,功利主義、文憑等於未來的迷思之中惡性循環,老師有說不出的苦,家長有說不出的沉重,孩子有多不快樂就多不快樂,書包有多重就有多重,大家都不滿意,但大家都不願意輸在起跑點,孩子們不禁想問,我到底為甚麼讀書,教育部這十年多的教改大計,到底讓台灣教育看到甚麼樣的未來了,人本基金會這些教育專家,你們又還有甚麼高見?

 

重新看待教育每個階段不同的目的與目標,重新看待教育的初衷,落實基層的基礎教育資源,這才是我們教育百年大計的一個方向,在高教上,重新定位已是必然,大專院校的浮濫是否到了該定位不同目標的時刻,教育要花錢,但更需要用心,偉大的政客、教育大專家,難道你們沒看見嗎?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四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