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  

2011-01-03 17:57:28 

本文引用自 ace0156 - 【作業重貼】改寫新聞

           ace0156 - 【作業重貼】七問七答「戰爭」

 

參考資料:"教師"窄門 錄取率不到1

2010/06/13 18:58 林洺瑮 魏台復 報導     地區:台北市報導

想成為正式的老師,似乎越來越難,台北市今天舉辦了國小正式老師的甄選,只要64人,沒想到,有6588人來報考,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,比華航空姐還難考。人力銀行也針對流浪教師調查,發現平均每個人有過五次的教甄經驗,而且,每年花費一萬三,只為了一圓老師夢。

   轉個身,倒吸一口氣,全面備戰,準備衝進老師的窄門裡,考生寫著難搞的題目,不辛苦,面對超低的正式老師錄取率,才痛苦。今年台北市正式國小老師甄選, 只要64人,卻來了6588人報名,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,這簡直比公務員還難考,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,有教師資格的老師,平均每個人有5次的教師甄試,還 有八成四的人,曾經跨縣市甄試,只為了圓老師夢,而且花一萬三在報名費和交通費上,是家常便飯,讓流浪教師想問,為什麼工作這麼難找。

  留著及肩頭髮的女孩,當國中的代課老師將近一年,對教育有滿滿熱忱,就怕不能如願考上老師,但礙於老師太難考,三年,是她給自己的最後期限,像這樣的例子,在台灣的流浪教師中,是常態現象,但為了圓夢,捧住鐵飯碗,大批排隊等著考老師的人潮,還是會每年都看到。

http://news.cts.com.tw/cts/life/201006/201006130494694.html

 

擠"教師"窄門 錄取率不到1%    我Ace寫的。

流浪教師的夢魘「教甄」,是最後也是最難挑戰的關卡,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出,流浪教師平均每人有過5次的教師甄試經驗,更有84%的人曾跨縣市甄試,每年粗估 花費一萬三千元在參加教甄的報名費、交通費上;而台北市今日舉辦國小正式教師甄選名額限定64位,卻有6588位流浪教師來報考,錄取率只有1%以下。極低的錄取率對報考的流浪教師是一大挑戰,僧多粥少與少子化帶來的減班危機,意謂著就算擁有再多的教學熱忱、教學經驗與教育專業知識,年輕流浪教師也不一定能在教甄上覓得鐵飯碗,一次教甄失敗,又得等待某些縣市放出代課教師或正職教師名額的消息,他們浪費不少寶貴青春,尋求缺額過少的正式教師名額,修讀教育學程的過程更是讓學生勞心勞力又花錢,很多人不願浪擲青春,只得學非所用,往第二專長發展或考公職,政府應該出來面對解決失敗的教育政策之後遺症。

 


腦袋可以很單純,也可以很複雜的把一些看似不相關的事,做一些連結,可能是心裡有太多東西了吧!也因為這樣,鬼扯的話題總是蠻豐富的,不過這就是筆者,想甚麼說甚麼,這是筆者能關心社會的方式之一,雖然這樣的方式,它的功能有限,不過總算沒有辜負社會,起碼我是願意關心這個社會的,跟許多人一樣,對這個社會總有許多的無力感,因為有些事我們無力去改變,譬如之前發生的『邱小妹人球事件』,如果我是他的鄰居友人,一定非常自責,又譬如台中憂鬰症母親從學校帶走小孩後自殺,筆者若是他的老師或是那位社工,一定很難原諒自己,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過去了,我們的社會學到了甚麼?罵也罵了,這個體系裡,到底做了些甚麼改善了。

 

難怪格友Ace在他的文章中透露著無力感,即使他很熱愛這個社會,即使他正在求學的學問與教育息息相關,他都抱持著更多的悲觀,因為這個社會越來越淺碟的文化,越來越速食的文化之中,許多問題得不到解決,問題的惡化,只是加速了嚴重的惡性循環,本來教育工作是可以從根本解決我們社會問題的一個過程,但教育本身也出了大問題,又怎能寄望教育的百年大計,可以培養出讓社會進步的人材呢?

 

教育這個主題,在部落格裡,先前便有著墨,會有感而發也不是因為這次霸凌事件,來自更早先開格沒多久,筆者便看到馬來西亞校園霸凌事件中,有所感觸這裡教育是我們的【根】,而Ace的觀點中與我有許多的交集,便是師資的問題,沒有好的師資又何來好的教育,在台灣師資問題越來越嚴重,隨著社會的改變,老師這個職業也變的不再神聖,到底我們社會把老師看待成甚麼?要成為一名所謂好老師的條件又是甚麼?

 

現在的教育體系裡,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就是供需平衡的問題,小時候讀的學校一班五、六十人,老師根本無法關心到每個學生,現在的趨勢則是小班教學,按道理小班教學後,應該有更多的老師職缺空出來,但事實上卻是老師過剩,原因為人口結構的問題,還有人才競爭的結果,人口負成長的結果,是學齡兒童的減少,人才競爭的結果是一堆人搶食這個鐵飯碗,這樣的供需不平衡結果,造成排擠作用,一堆流浪教師,一堆無人小學校,面臨的是失業和關校的命運,實際瞭解這些原因後,教育部總該拿出方法吧!結果呢?是擺濫!無積極作為的情況下,問題的嚴重,遲早會引爆,然後大家又要看新聞說故事,檢討與批評接踵而至,千金難買早知道,這不正是這個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嗎?

 

從國民義務教育政策的開始,台灣就面臨各個不同時代所要面臨的問題,最早期的國民義務教育面對的是師資嚴重的匱乏,所以當時高中學歷就可以當老師,一度因老師的薪資過低,缺乏教育人才,但幾番的政策修正,終讓台灣的師資問題得到解決,伴隨年代的不同,父母越重視教育,越讓教育體制畸形發展,老師的功能也在改變,這也演變出聯考後遺症和補習文化,到了後來聯考制度的變革,這些主教育政策者出現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的邏輯,他們的思維跟不上這個快速變化的年代,政策改變往往比實際問題的改變,慢上好幾拍,這些教育官員早該下台一鞠躬,為自己失敗的教育政策負責,但看了看,有哪些官員有這個肩膀呢?

看到問題,要解決問題,看到卻不解決,那就是麻木。一個麻木的政府機關,我們還要他給我們甚麼期待呢?

 

筆者一直是很有意見的人,在教育這個領域裡,當然有自己的淺見,尤其是教師資格任用和流浪教師的問題,一介平民本就無須對政策提出實際的解決意見,只須緊盯政府做好該做的事,沒做好就是要政府負責,但政府至今對甚麼錯誤負過責了,造成的災難,曾幾何時有過人付出代價,這便是筆者的不滿。現在是民主時代,政策必須要有一定的民意共識,政府的工作應該是廣納意見、迅速反應、形成共識、制定方針、快速執行,但一切都沒有按此邏輯處理問題的結果,便是無能的政府、無奈的百姓。

 

空有一堆所謂學者專家和家長的意見,在加上『人本』這個基金會的強勢運作(有機會再談人本的問題),所看到的教育部,似乎成了被挾持的機關,進退失據,筆者稱之為人本教育部,一個基金會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力量?一是政治力量的結合,一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,就這樣真正的聲音被稀釋,只剩下『人本』的聲音,但十幾年的運作下,你們真的覺得沒有『聯考』好一點了嗎?你們真得覺得『零體罰』對教育是萬靈丹嗎?你們真得覺得『一綱多本』『多元入學』和『教師任用制度』的改變是好的嗎?

 

我們常拿其他國家的制度來與我國相比,做為改良制度的基礎,台灣終究不是國外,所以我們要的制度也要符合台灣的現狀現實,若只想著國外教育的優點,忘了我們台灣本身不足的條件,去移植國外作法,那麼災難才正開始。

 

說到最後,有甚麼具體的作法意見呢?

從根做起,師範學院是專門培育師資的地方,師範學院的成功,便是教育的成功,我的意思並不是其他體系的畢業生就不能當老師,我的意思是加強所謂專業的技能,教育『師範如何教育』,這就是師範學院最大的功能,一個成功的教師他不只是學問的累積,而是他懂得如何『教育』,這當中包括自己的品格和教育心理學等專業技能,若我們的教師任用,在這個地方強力的要求,師資優劣的問題,便可解決,但我們現在的教師任用太官方文化了,導致一群不適任教師的出現,而真正有志、有心,也有能的教師,根本無從進入教育系統。

 

學校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,淘汰不適任教師,活化師資人才,落實小班教學,這樣才能讓這些具有教師資格,卻苦無職場的年輕力量,進入校園帶動風氣,可惜的是我們的教育部,動作向來慢十幾拍,這些早在開放教師任用資格政策時,就該做的事,付諸厥如,這也種下教育政策必須失敗的因,在幾十年的官樣文化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群醬缸裡的師資,時代在變,他們不變,然後師師相護,不得罪人的文化下,一堆無心、有問題的師資,一直在校園。這樣的教育之下,我們的教育能成功嗎?

我有好幾位同學都在當老師,也認識不少台灣來澎湖甄試的老師,已經在學校有職缺的老師裡,有些人的品格根本有問題,他們還是佔著一個缺,不是要爆料,而是根本看不慣,一個下了課以酒生活,流漣聲色場所的教師,如何能在課堂上認真教育下一代呢?就好像80年代,股市正熱,一群老師根本無心上課,專心股市,這樣又能教育甚麼樣的下一代?老師不是要他當聖人,但基本的品格卻是學生模仿的對象,筆者看到這些努力要得到一個教師缺的流浪教師們,要比這些正式教師要認真,要有職業道德許多了,最早去學校,最晚回家,回到家便是埋首於製作教材,準備明天的課程,有時候都懷疑「正式的才是臨時的」,「臨時的才是正式的」這種錯覺,這是我親身體驗到的感受,所以筆者一直認為,該給這些正式教師一些震撼教育,你的位子是隨時可以被取代,只要你認真便應該被保障。

 

我用說的當然簡單,但實際這樣做,一定會有大反彈,最後就取決於決心問題。

 

我常說「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」這是最困難的工程。之所以在這篇文章中,對師資這個問題,單獨提出來做一個看法,便是師資的成功與否,與教育成功與否是絕對關係的,有優質的教育者,才能培育優質的下一代,主教育政策者,若不將這個師資問題徹底解決,問題是誰還願意投身教育呢?

 

教育的議題太廣也太大了,這一點篇幅也只能點到即止的談師範,師資,真正的教育問題還在後頭,未來有機會再做文章,希望我們的教育大業,真得能痛定思痛,快點擬定方向,快點去執行吧!慢了!我們的未來,真得會越來越看不見希望了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四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