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老掉牙的笑話是這樣說的,老師努力在課堂上說起國父的故事,說到國父最後怎麼死的,忽見小文呼呼大睡、鼾聲大作,於是上前劈頭就把小文從睡夢之中敲醒,不待小文作聲,師「小文,國父怎麼死的?」小文「不是我殺的……」師「我是問國父怎麼死的……」小文「顫抖聲中……老師,國父真得不是我殺的!」師一棒打下,小文改口「老師,國父是我殺的」!

 

這個笑話實在不怎樣,不過老梗之中演來還是會讓人噴飯,就好笑文和卓勝利的組合,在電影中合力將這個笑話詮釋,然而好笑之餘,背後卻也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觀察面向,笑話也有寓教寓樂的部份!

 

有人從笑話的角度去看,充滿幽默與笑聲,不作他想。有人則看到了教育之中『中國帝王思想』,甚麼時代還在講國父。有人則看到老師的八股,連問題都可以問得這樣語意不清,有人看到誠實的小文,有人看到打罵教育下的僵化,每個角度讓每個人作文,想畢精彩可期。

 

不過就一個笑話,正面可以說,負面反諷也可以說,可見我們的思考真得可以有很多的開發,只是我們有想過嗎?

 

其實關於思考,寫過不少篇,這幾天吵得不可開交的證所稅、證交稅、油電雙漲等等,不同的個人,不同的思考,在不同角度中,可以看到更多真實及假象,那麼你怎麼看呢?還是人云亦云,或著就像笑話一般,笑一笑,輕鬆一下呢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角度 思考 教育 寓教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四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