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d-2       

 

2011-05-28 22:51:34

 

本文引用自avg520025 - @愛無心,郎不歸鄉 - 還是正體字好

 

開格至今,格友來來又去去、尋尋又覓覓中,不乏知音人的出現,所謂知音便是能與筆者共鳴者,深知文章的目的,他不一定贊同我,不一定認同我,卻明白筆者用心,寫這些又臭又長文章的初心。

 

寫作者最高興的,除了寫出一篇讓自己滿意的文章,會心喜若狂之外,在茫茫的網海中,能遇到一個素未謀面、以文會友的知音,就算幸福了,這格子中,不只一位的知音,所以可以說幸福滿滿。

 

在眾多知音中,股哥無疑的是較能體會心中熱誠的知音人,每一次的迴響都讓筆者沉思許久,並不是回覆不出來,而是有太多共鳴想說,如果不說,恐怕這些話也就只能隨我帶進墳墓之中不見天日,過去會把這些話放進日記本,如今把他放在部落格,不期待有人真正能得到甚麼,或是真得從這得到你想要的,更不敢奢望你真得能從我的初心得到甚麼收獲,但願有一天這一些是可以見證某些事情的一個記錄,正如阿亮說的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,而在這個網路空間裡,我留下這些腳印。

 

前一篇談請不要窄化了我們的本土文化!,不是因為時事的關係,而是股哥的一篇迴響,如下:

 

 

股哥:

    中華文字之美~源遠流長~博大精深~
    台灣已是最後一座文化堡壘,許多人卻寧願數典忘祖
    亟欲與中國大陸完全切割
    美其名曰堅持台灣人的語言、主權和文化精神
    再扣上"愛台灣"的大帽子
    事實上,這是完全無法切割、一脈相承的歷史與文化血緣
    前陣子到烏來,聽到年輕人與中生代在聊天
    年輕就表示還可以聽懂祖父母輩在說什麼
    但卻已經無法完全去溝通了~~~
    所以台灣人啊台灣人,到底什麼是台灣本土文化有沒有搞清楚呢?
    不要到了最後,既留不下原住民文化,也留不住中華文化
    那我們究竟還剩下些什麼?

 

回覆:

    這篇的回覆
    我會發一篇吧
    感觸很多
    時間與思緒卻又壓迫著
    有空一定儘快發

 

剛好這時這個時事新聞的發生,讓筆者有了切入點借題發揮,昨天那篇請不要窄化了我們的本土文化!,只著重在語言,今天要繼續響應股哥,更要接著談文字。

 

 

中國文字的一般相信是倉頡造字,已知的文字演變史裡,最初是結繩而來,然後象形字的甲骨文出現,在歷史經過不斷的改朝換代和先人的智慧之中,演變到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面貌,是的!就是今天的正體中文,中國文字之美,在於他融合了許多象形、會意,可以從文字上看到許多意境之美,生活的模式,而中國文字的結構嚴謹,在象形、指示、會意、形聲、假藉、轉注六書造字的原則下,構築出完整的一套溝通記錄系統,有了文字才能讓人類的歷史文明得以代代相傳,有了文字,讓不同語言得以溝通,這就是文字的貢獻。

 

中國文字不是大陸文字共產黨文字,所以有些台灣自主論述者跳腳,這是中國的東西,極欲推翻改變,這是錯誤觀念,這是你、我祖先在內的智慧結晶,豈是獨享文化,況今日大陸經歷十年文革,將中國文字改的遍體鱗傷,完全失去文字的意義,此種文化的毀滅,不但讓文字的功能相形薄弱,美感亦盡失。

 

拜共產黨之賜,中華文化的文字之美,在台灣得以獨享,也讓我們能夠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髓,這是資產不是負債,當共產黨在大陸推行簡體字的同時,在台灣保存了這套完整的中國文字,經過修正,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正體中文,這套工具將各種語言做成連繫,讓各種語言之間能夠溝通。

 

對比今日的所謂台文系的台文羅馬拼音,本身是直譯音,字根本毫無意義,做為語言的連結工具就有問題,單純就工具功能而言,中文就是最方便、最實際、最簡單的溝通方式,捨其不用,造字的結果,便是畫蛇添足、徒增困擾,在今日講求效率功能的時代,無疑的是這些造字者,正在做反淘汰的不科學行為。

 

中文常用文字加上次用文字一萬多字,而中文的維基百科總字數(不含標點符號)八千五百多萬字,也不過用了中文二萬多字的組合,筆者一篇文章二三千字但實際的文字組合,也不過就是三、四百字之間,中文科不科學?答案當然科學!

 

一個科學、方便、實際、簡單的溝通工具,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實用,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就是藝術,他就是一幅畫,一個字通常就可呈現千言萬語,這在許多語音文字系統中是很難得的,幾年前美國的刺青藝術愛好者,興起刺中文字的熱潮,看看一些NBA的球星,大腿、手臂刺上中文,對外國人而言,字的意義不重要,那就是美,那就是藝術,那就是文化,彷彿中華文化五千年,就在他的身上飛舞,老實說這是中文簡體做不到的,股哥的這篇 @愛無心,郎不歸鄉 還是正體字好文章裡,把正體中文的優勢,詮釋的再完美不過了。

 

全文轉載@愛無心,郎不歸鄉 還是正體字好方便大家瞭解!

 

word-d      

 

夏進興 -- 總統府首席參事 ( 台北市 ) 2010/07/06

 

筆者兩度赴中國大陸旅遊,對簡體字頗不習慣,也深覺不以為然,例如:一可以作「乾」,也可以作「幹」,實在教人困惑!返台時,便以簡體字個「干」字,既的缺陷,略帶詼諧語調,作對聯一則。

上聯曰:「麵無麥、愛無心、單翅能飛」

下聯曰:「餘不食、親不見、無門可開」

「麵無麥」,中國大陸的「麵」字,就用「面」字來代替,沒有左邊的「麥」字;「愛無心」,大陸的「愛」字當中沒有「心」字;「單翅能飛」,中國大陸的「飛」字,只有一個翅膀,且底下沒有「升」字,戲稱為「單翅能飛」。

「餘不食」,中國大陸的「餘」字,就是一個「余」字,沒有左邊的「食」字,若銜接上聯,就是沒有「麥」的「麵」,我不吃;「親不見」,中國大陸的「親」字,右邊沒有「見」字,若銜接上聯,就是沒有心的「愛」,親情不見了;「無門可開」,中國大陸的「開」字,沒有上頭的「門」字,既然單翅都能飛翔,無門可以開啟,也就不足為奇了!

退休後,每週擇一日擔任導覽志工,常為中國大陸人士介紹總統府的歷史文物,也特別引用上述對聯,來說明正體字的優越性;

有時觀眾興致之餘,提問「那橫批呢?」我說:「有人給我「不生而產」的橫批,因為中國的「產」字,下頭沒有「生」字;又有人給我「死無全屍」為橫批,因為中國的「屍」字,就用「屍」字來代替。

筆者認為最好的橫批,就是「郎不歸鄉」,因為大陸的「鄉」字,右邊沒有一個「郎」字。有位中國女性觀眾聽我講述之後,說:「不行!我們的情郎要歸鄉。」我說:「若要情郎歸鄉,就請你們改用正體字吧!」

 

習字三十年,對文字的情感溢於言表,一橫一豎、點、挑、勾、捺、撇、彎,精氣神專注時,心可無雜念,動如水、靜如石,中國字的奧妙正是如此,他不但是溝通的工具,文化藝術的一部份,更發展出獨特的人生哲學之道,於這一筆一劃之間,那是簡體字所能比擬。

 

今天台灣使用正體中文是一種幸福,這五千年的智慧,也包含了台灣四百年的先民智慧,我們要自外於他嗎?

 

我想聰明的各位朋友,心中都有自己明智的答案!

 

 

word-c  

     

arrow
arrow

    四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